目录

低空经济或成未来增长点?三大车企同时披露飞行汽车项目进展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0月20日 12:05:5960
2025 年 10 月 16 日,长安、吉利、小鹏三家头部主机厂同日披露飞行汽车项目进展,这场密集的 “空中宣言”,并非技术猎奇的偶然联动,而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触及增长天花板后,向低空经济寻求第二曲线的必然选择。当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已跌至 5% 的冰点,1000 米以下的低空领域,正凭借政策红利、市场空白与产业协同的三重优势,成为主机厂突围的核心赛道。增长天花板下的突围迫切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5 年 10 月 16 日,长安、吉利、小鹏三家头部主机厂同日披露飞行汽车项目进展,这场密集的 “空中宣言”,并非技术猎奇的偶然联动,而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触及增长天花板后,向低空经济寻求第二曲线的必然选择。当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已跌至 5% 的冰点,1000 米以下的低空领域,正凭借政策红利、市场空白与产业协同的三重优势,成为主机厂突围的核心赛道。

增长天花板下的突围迫切性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内卷式竞争” 已进入深水区。岚图汽车 COO 蒋焘在近期行业论坛中直言:“当前行业微薄的利润率让企业容错率降至历史低位,供应链资金链承压更直接制约电池、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的迭代速度。” 即便头部企业仍维持销量增长,2025 年 1-7 月岚图汽车销量同比增幅达 88%,但背后是国务院不得不印发《关于规范新能源汽车市场秩序的指导意见》,以遏制低价倾销、虚假宣传等恶性竞争的行业困境。

低空经济或成未来增长点三大车企同时披露飞行汽车项目进展相关图片(1)

更关键的是,市场增量空间正加速收窄。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30% 的临界点,行业已从 “增量竞争” 全面转向 “存量博弈”,价格战、配置战的边际效益持续递减。当传统赛道的增长曲线趋于平缓,主机厂必须寻找量级匹配的新增长极,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联盟预测,低空经济 2035 年市场规模将达 3.5 万亿元,这一量级恰好能承接汽车产业的转型需求,成为突破内卷的关键出口。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引力

低空经济的爆发式潜力,首先源于顶层设计的明确指引。2024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低空经济” 纳入国民经济重点发展领域,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 “构建低空交通管理体系” 的发展路径,形成 “国家定调 + 地方落地” 的政策闭环:杭州将低空经济列为五大先导产业,计划 2026 年实现重点区域起降点全覆盖;武汉规划建设千个无人机智慧机库,打造 “空中物流走廊”;合肥已落地运营全球首个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项目,实现无人机、无人车、飞行汽车的协同调度。这种政策确定性,与新能源汽车早年 “十城千辆” 工程推动行业起步的轨迹高度相似,为企业投入提供了稳定预期。

低空经济或成未来增长点三大车企同时披露飞行汽车项目进展相关图片(2)

市场层面的吸引力更为直观。摩根士丹利在《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报告》中预测,2030 年全球飞行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 3000 亿美元,2050 年进一步增至 9 万亿美元,而中国凭借超大规模人口、高密度城市集群优势,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低空交通市场。企业端已显现商业化曙光:吉利旗下沃飞长空 AE200-100 eVTOL 首架机 9 月下线后,订单已覆盖成渝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等核心区域;小鹏汇天 “陆地航母” 不仅在迪拜完成全球首次有人驾驶公开飞行,更斩获中东地区 600 台订购协议;亿航智能 EH216-S 作为全球首款获得 “四证合一”(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证、经营许可证)的自动驾驶 eVTOL 产品,已在广州、深圳开展商业化运营,持续验证市场需求的真实性。

汽车基因的天然迁移优势

中汽中心董事长安铁成提出的 “产业链高度协同性”,是车企跨界低空经济的核心底气。飞行汽车的 eVTOL(电动垂直起降)系统与新能源汽车在核心技术上高度重合:电池管理系统(BMS)可直接复用电动汽车的成熟方案,电机控制技术仅需根据低空场景进行适应性调整,甚至智能座舱的交互逻辑也能实现跨场景迁移。以小鹏汇天 A868 飞行汽车为例,其设计续航突破 500km、航速超 360km/h 的关键,正是依托小鹏汽车第三代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技术与热管理方案,这种技术迁移大幅降低了研发成本与周期。

低空经济或成未来增长点三大车企同时披露飞行汽车项目进展相关图片(3)

这种协同效应已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安徽肥西县作为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已构建起 “主机厂 + 核心零部件 + 后市场” 的完整产业链框架:截至 2025 年 10 月,共招引落地峰飞航空华东总部、零重力新能源航空器全国生产运营总部等 12 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 23 亿元,覆盖整机制造、无人机物流配送、低空观光文旅、飞行验证基地等全链条环节。资本层面的信号更具说服力 —— 截至 2025 年 10 月,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在低空经济相关业务板块的市值占比分别达 18%、15%,显著高于传统航空企业,印证了资本市场对 “汽车基因 + 低空经济” 转型逻辑的认可。

写在最后:从交通工具到立体出行生态

车企的野心远不止制造飞行汽车,而是构建 “地面 + 低空” 的立体出行生态。小鹏汇天在广州大学城打造的全球首个飞行汽车 “6S 店”——“SkyPort 飞行港”,并非简单的销售网点,而是集成展示、销售、交付、飞行培训、运维服务、应急调度 6 大核心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计划 2026 年上半年全面落成;吉利则明确将 AE200-100 产品定位为 “多场景低空出行解决方案”,未来将覆盖跨城通勤、机场接驳、景区直达、应急救援等多元化需求,这种生态化布局远超传统航空企业 “造飞机、卖飞机” 的单一思维。

低空经济或成未来增长点三大车企同时披露飞行汽车项目进展相关图片(4)

当然,行业仍面临现实挑战:低空起降点(Vertiport)建设密度不足,全国已建成站点仅百余座,难以支撑规模化运营;空域管理规则尚未完全明确,跨区域飞行的审批流程仍需优化。不过合肥已给出破局思路 ——2025 年 9 月成立的全国首个省级低空飞行联合服务中心,通过 “一网通办” 平台将飞行任务报审时间从 48 小时压缩至 1 小时内,实现 “即报即飞”,这种 “试点突破 + 标准输出” 的模式,正为全国低空交通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当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断言 “飞行汽车的成长速度将高过汽车”,其本质是对产业周期的精准判断:在新能源汽车内卷与低空经济爆发的历史交汇点,车企 “上天” 既是突破增长瓶颈的求生之举,更是抢占万亿新赛道的战略布局。这场跨越 “地面” 与 “低空” 的产业转型终将证明:真正的行业领导者,从不困于当下赛道的边界,而是始终在定义下一个时代的出行方式。


来源:
原文链接:https://www.qcwp.com/news/97851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9525.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