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沃野流金。塞北棉田的“钢铁翼”划破长风,江南稻田的履带机碾过土地,无人机携精准之力低空巡弋⋯⋯2025年的中国秋收图景,不再是旧时“镰刀映日、汗滴禾下”的模样,科技的锋芒与协同的伟力交织,绘就一幅与时间竞速的画卷。画卷里有亿万农户的收成期盼,更有中国守护粮食安全的战略定力,彰显着大国重农的发展智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秋收便是全年粮食生产的“收官之战”,秋粮的丰歉直接牵动着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2025年秋收季,智能装备取代了传统农具,精准作业替代了“看天估摸”,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如今化作“机械轰鸣、数据赋能”的从容。从北疆到江南,科技解放了生产力,更把“靠天吃饭”的被动困局,彻底改写为“知天而作、以技胜天”的主动掌控。这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跨越,更是大国粮仓抵御风险、稳保丰收的底气所在。
若说高科技农机是秋收战场上的“尖刀劲旅”,那么跨部门、多层级的协同联动,便是保障战役全胜的“中枢大脑”与“后勤坚盾”。粮食安全从不是单一领域的“独奏曲”,而是全国一盘棋的“交响乐”。江苏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近期阴雨天气对农机下田、秋粮收储均产生一定影响,多地采取强化农机调度、提供烘干服务、加强技术指导等措施推动抢收抢烘,确保秋粮丰收到手。地方政府精准施策,或补贴农机改装,或搭建服务中心,让政策红利沿着田埂直达农户;基层队伍闻令而动,农机手在泥泞中抢收,农技员冒雨指导,烘干设备“人歇机不歇”⋯⋯从顶层设计到田间落地,从政策供给到一线执行,无数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无坚不摧的保障合力。
科技与协同的深度融合,孕育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机。智能系统让“精耕细作”有了数据支撑,让“单打独斗”的农户融入“系统作战”的产业链。从“分散作战”到“协同攻坚”,这是对生产效率的极大释放;从“经验种植”到“科技赋能”,这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把握。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颗粒归仓的丰收,更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清晰路径,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扎根大地、拔节生长的蓬勃力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2025年的秋收,是科技与协同共舞的盛宴,是大国粮食安全的生动答卷。“钢铁翼”掠过棉田,无人机载着希望穿梭天际,当全国上下同心与时间赛跑,我们足以坚信,中国的粮食安全根基,必将在科技赋能与制度保障的双重守护下,愈发坚不可摧;农业现代化的征程,必将在亿万农民的躬身耕耘中,迈出更加铿锵有力的步伐。这田野间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对“国之大者”的有力回应,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托举。
【来源:苏州新闻网】
来源:潇湘晨报
原文链接:http://api.chenshipin.com/wap/a/68f60972842017180b3d9e12/fa069370fa9b8f36fdbc0891dd591ecd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