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多车企还在价格战的泥潭里挣扎,比拼谁的续航更长、屏幕更大时,长安汽车却悄悄把棋盘下到了更广阔的维度。长安汽车公告,就在10月中旬,永赢基金、天风证券等一众顶尖机构齐聚长安,一场调研下来,一个“不务正业”的长安汽车形象浮出水面——它似乎不满足于只在地上跑,还要上天入地,甚至要造出“同伴”来。

上天入地,长安的“第二曲线”已清晰可见
这次调研最震撼的,莫过于长安对未来产业的布局。公司明确抛出了“1+N+X”的机器人战略,瞄准的不仅仅是工业机器人、门店服务机器人这些初级形态,而是要联合头部伙伴,直击人形机器人的“大脑”、“能源”和“驱动”三大核心技术,最终目标是向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拓展。这意味着,未来走进你家的可能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能理解你、帮助你的智能伙伴。
如果说机器人还在“地面”探索,那飞行汽车就是长安“上天”的野心。公司给出了一个清晰的时间表:力争2026年发布首款载人飞行汽车,并率先在低空文旅、道路救援等场景展开商业化探索;到2030年,更要推出航线飞行汽车产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运营。这已经不是科幻电影,而是长安正在落地的商业蓝图。再加上无人清扫车、无人农机等无人商用领域的布局,长安正在构建一个海陆空一体化的智能出行与服务生态。

三大支柱稳固,新能源智能化全面开花
当然,要支撑如此宏大的未来叙事,必须有坚实的当下基本盘。长安的“香格里拉”新能源计划正结出硕果。今年前九个月,长安全球新能源销量高达72.4万辆,同比猛增59.7%。这背后是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三大品牌的精准协同:阿维塔连续7个月交付破万,站稳智能新豪华高地;深蓝S05连续4个月销量过万,俘获年轻科技运动人群;长安启源Q07也月销稳定,成为主流家庭的心头好。
智能化方面,长安的“北斗天枢”计划同样不含糊。近五年累计砸下610亿元研发资金,构建起“六国十地”的全球研发布局,拥有超2.4万人的研发团队和2万余件全球专利。更关键的是,这些投入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护城河。其打造的SDA中央环网架构,已经孵化出近2200种技术功能应用在现有产品上。每天,长安就有19件专利诞生,这种创新效率正是其敢于布局未来的底气所在。

技术“王炸”即将落地,固态电池也不远了
所有的战略最终都要靠产品来落地。长安在调研中透露,今年后续的重磅新品将密集上市。长安启源A06和Q05将搭载800V碳化硅平台、激光雷达和新一代4nm天玑座舱芯片等前沿技术。而深蓝汽车即将推出的L06更是“黑科技”加身,不仅全球首发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还是中国首款量产搭载磁流变悬架的车型,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更令人期待的是,长安在电池技术上的突破。公司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的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将高达400Wh/kg。一旦成功,这将彻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和安全焦虑,为整个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从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的亲自调研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高层在全球可持续领导者大会上描绘的2030年产销5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60%的宏伟蓝图,长安汽车的转型已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战略选择,更承载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上突破的使命。它正在用行动告诉市场:未来的长安,或许不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一个以智能低碳出行科技为核心,横跨海、陆、空、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巨头。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原文链接:http://admin.zlhj.top/article-details?id=4399621&token=c3f5daeb1386d12841fee0460b08995c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