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致导科技:自研核心部件发力无人机,2026年总收入有望破亿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0月24日 01:25:5650
在人工智能技术向物理世界深度渗透的背景下,具身智能作为连接数字与物理空间的关键纽带,正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领域。据IT桔子统计,今年前五个月机器人领域融资规模达23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其中,以无人机、eVTOL为代表的低空飞行器,因其具备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成为具身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致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微小型无人系统研发的先行者,自2014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突破飞行器自...
致导科技自研核心部件发力无人机相关图片(1)

在人工智能技术向物理世界深度渗透的背景下,具身智能作为连接数字与物理空间的关键纽带,正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领域。据IT桔子统计,今年前五个月机器人领域融资规模达23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其中,以无人机、eVTOL为代表的低空飞行器,因其具备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成为具身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

致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微小型无人系统研发的先行者,自2014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突破飞行器自主决策技术。这家由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团队创立的企业,三位创始人均师从王田苗教授,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北航、西工大、哈工大等顶尖院校。公司创始人李晓宇拥有二十年无人机技术研发经验,曾主导多项国家级项目,目前企业已掌握导航、飞控、光电吊舱等核心技术,形成全栈自研能力。

在产品布局上,致导科技构建了覆盖任务载荷、航电系统、无人机整机及云平台的完整体系。其航电业务作为传统优势领域,已为900余家客户提供导航、飞控等核心组件,客户群体涵盖头部无人机企业、大型央企及科研机构。2021年启动的整机研发战略,推动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据李晓宇透露,2025年起无人机业务收入已超越航电系统,成为新的增长极。

技术突破方面,致导科技在航电系统与任务载荷领域形成双重壁垒。其T1级航电设备包含自主开发的仿真训练、电池管理、移动起降等子系统,形成国内最完整的解决方案。在任务载荷领域,企业自主研发的光电吊舱实现技术跃升:1公斤级产品配备162毫米焦距镜头,30倍光学变焦效果相当于竞品40倍水平,热成像模块采用35毫米焦距镜头,探测距离较常规产品提升40%。这些技术优势使其无人机整机成本仅为德国Quantum Systems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

生产体系上,企业采用日照与天津双基地布局。日照工厂专注机体结构件生产,天津基地则承担航电系统制造与整机装配,形成从零部件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这种垂直整合模式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目前年产能已满足在手订单及短期增量需求。

在具身智能发展路径上,李晓宇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实现基础避障与无GPS导航,中级阶段具备环境建模与自主决策能力,终极阶段达成全流程自主作业。目前企业研发的行业级旋翼无人机已达到中级水平,通过激光雷达、惯性导航与卫星定位的多模态融合,可在复杂环境中实现连续避障。该产品已完成技术验证,正在天津基地批量生产。

资本市场方面,致导科技已完成四轮融资,2025年3月获得亿宸资本独家投资,当前正由云道资本协助推进新一轮融资。随着无人机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企业预计2026年营收将突破亿元大关,标志着其从核心部件供应商向空中具身系统解决方案商的成功转型。


来源:36氪
原文链接:https://www.itbear.com.cn/html/2025-10/996755.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9712.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