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从长三角低空环线的轰鸣起航,到AI巡检守护公路建设的安全;从医疗物资的“空中速递”,到南湖区无人机飞行测试中心的蓝图绘就……
眼下的南湖区,正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在低空经济这片新蓝海中劈波斩浪,通过场景创新、基建完善、产业集聚,让“空中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撰稿 徐梦倩 李 瑾 金新杰 图片由南湖区交通运输局提供
场景破局:
“低空+”融入民生,重构生活与治理新形态
在南湖区,低空经济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民生服务”。
从跨城通勤到医疗救援,从城市治理到工地监管,“低空+”的多元场景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城市的运转模式。
3月18日上午,贝尔505直升机的旋翼划破南湖上空的薄雾,载着首批乘客从南湖区起飞。25分钟后,机身平稳掠过苏州金鸡湖畔的高楼——这条串联上海浦东、嘉兴南湖、苏州金鸡湖的长三角核心区首条低空环线,正式开启了长三角“半小时空中通勤圈”的新篇章。
“以前往返嘉兴和苏州谈业务,光路上就要2小时,现在乘直升机20多分钟就到,还能避开高速拥堵!”首航乘客、慕思寝具嘉兴总经理徐卫的感慨,道出了不少商务人士的心声。
截至目前,这条275公里的“空中黄金走廊”已实现常态化航班飞行,将三地通勤效率提升3倍,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三维交通”的生动注脚。
低空经济的温度,更体现在守护生命的“空中通道”上。在南湖区,一张覆盖“血站—三甲医院—乡镇中心医院—村卫生室”的立体化空中医疗物资配送网络早已成型。截至今年9月,低空医疗配送累计飞行超6100架次,飞行里程突破5.15万公里,无论是紧急药品还是血液样本,都能通过无人机快速送达偏远乡镇卫生机构,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
而在城市治理与工程监管领域,“低空AI”正成为南湖区的“智慧利器”。
走进新老07连接线(老07至广益路段)施工现场,一架无人机正沿着既定航线巡航,高清画面实时传至控制中心,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设备运转是否规范,都被“空中眼睛”看得一清二楚。
“传统人工巡查2.5公里路段要1小时,无人机20分钟就能搞定,高风险区域还能近距离观测。”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汪广博介绍,该项目还配套16个智能监测点位,一旦风速、载重等数据超标,系统会自动预警。同样的技术还应用在凤余支线北延亚太路项目,通过无人机点云建模构建三维场景,施工进度用“红绿标注”一目了然,实现了工程监管的可视化与智能化。
如今,南湖区已在南湖新区开展路空协同应用试点,覆盖综合执法、公安交警、应急消防等7个部门27个重点场景。例如,路网监控与无人机巡查数据实时联动,AI智能识别算法能快速发现违法停车、垃圾堆积等问题,让城市治理从“地面巡查”迈向“空中俯瞰”,效率大幅提升。
基建筑基:
“三网”联动,织密低空运行保障体系
低空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底座”。
南湖区深谙此道,通过统筹布局“设施网”“航线网”“飞服网”三张网,为低空经济搭建起安全、高效的运行框架,让“空中通路”越走越宽。
在“设施网”建设上,南湖区的“空中驿站”已星罗棋布。截至目前,全区已在重点商圈、园区、景区、医疗机构等关键节点建成一批无人机起降点,这些分布合理的“空中驿站”,让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从“纸上”落到“地上”。
“航线网”的规划更显南湖区的全局视野。今年,南湖区正式发布《南湖区低空空域管制区与航路航线规划》,分层划设全域低空飞行航路,构建起“干—支—末”三级无人机航线网络,为低空飞行器铺设“空中高速路”,让飞行更有序、更高效。
同时,即将建设的湘家荡无人机飞行测试中心,是长三角首个面向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全场景智能化测试基地,可满足各类飞行器的测试需求。
更关键的是,它能为企业提供预审服务,通过数字孪生仿真等技术,将无人机适航认证周期缩短50%以上,破解83%的企业“技术达标但认证失败”的行业痛点。
“我们不仅要建测试场,更要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南湖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表达入驻意向,项目力争年底开工,未来将成为长三角低空经济的“技术验证高地”。
产业聚能:
链上发力,打造低空经济“南湖军团”
如果说场景与基建是低空经济的“骨架”,那么产业生态就是其“血肉”。南湖区通过招引龙头、培育企业、产教融合,不断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让“南湖造”在低空领域崭露头角。
当前,南湖区已集聚中创航空、隆通智能等一批低空经济企业,覆盖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等环节。今年10月,惠达科技重载多旋翼无人机产业基地落户,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5亿元;此外,韩国韩菱液氢动力无人机项目及基金签约落户南湖高新区,总投资20亿元,将建设液氢动力无人机生产基地,并设立氢能产业并购基金。
产教融合则为南湖区低空经济储备了“人才活水”。南湖区积极推动“院校—企业”联合育人,与高校共同成立“研究生联合培育基地”,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南湖区还强化土地、技术等要素支持,大力招引低空经济创新团队和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天网织就通途阔,低空逐梦启新程。
如今的南湖区,低空经济已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推进”,从“试点探索”走向“规模发展”。随着湘家荡无人机测试场的建成、更多“低空+文旅”“低空+物流”场景的落地,南湖区将继续以“敢闯敢试”的姿态,在低空经济的蓝海中乘风破浪,为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南湖样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