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锚定新赛道 逐梦低空蓝(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安阳篇)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0月28日 08:17:305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锚定新赛道 逐梦低空蓝(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安阳篇)——安阳市北关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蓝天实验室坐落于安阳无人机产业园。 安阳无...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锚定新赛道 逐梦低空蓝(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安阳篇)

——安阳市北关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锚定新赛道 逐梦低空蓝(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安阳篇)相关图片 - 低空

  蓝天实验室坐落于安阳无人机产业园。

锚定新赛道 逐梦低空蓝(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安阳篇) - 低空(2)

  安阳无人机产业园组织无人机企业参展。

锚定新赛道 逐梦低空蓝(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安阳篇) - 低空(3)

  河南云洹网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的5G网联无人机指挥控制中心。

锚定新赛道 逐梦低空蓝(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安阳篇) - 低空(4)

  安阳蜂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展示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本版图片均由杨光明 摄

锚定新赛道 逐梦低空蓝(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安阳篇) - 低空(5)

  植保无人机在田内作业。

  □赵娜娜 刘斌 武珂

  当无人机划破天际,当低空航线串联起城市脉搏,一场关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低空革命”正在安阳市北关区悄然兴起。

  作为安阳市主城区核心板块,北关区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与政策红利,抢抓低空经济重大发展机遇,将推进无人机产业发展作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和具体路径,精准布局、多点突破,推动无人机产业与低空经济从“萌芽起步”向“集群发展”跨越,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飞”力。

  截至目前,全区无人机产品覆盖工业、农业、军工等10多个领域,产业链条涵盖发动机及控制器研发生产、飞机外壳及电池等零部件生产加工、飞手培训、数据处理等10余个环节,无人机相关企业总数近130个,预计2025年年产值达15亿元。

  1 战略引领:高位布局,构建“四梁八柱”

  北关区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将无人机产业及低空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以系统性思维谋篇布局,用精准化举措搭建发展框架,为产业腾飞筑牢坚实根基。

  政策赋能精准发力。北关区深度对标省、市低空经济发展部署,锚定产业痛点与发展需求,先后出台《促进北关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低空经济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系列指导性政策。从平台搭建、金融扶持、科研创新到人才引进,政策体系覆盖全链条保障,既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与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又聚焦提升研发制造能力、推动场景应用与产业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聚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政策动力。

  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北关区充分发挥辖区优良空域环境与航空植保产业基础优势,特邀中航规划研究院量身编制无人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高标准建设无人机产业园,将其列为全区重点培育扶持的主导产业。同时主动融入全省航空经济发展大局,推动无人机产业纳入《安阳市“十四五”航空经济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明确清晰方向与提供坚实支撑,确保产业始终沿着科学轨道加速前行。

  空间布局坚实有力。当地构建“一区两基地三中心”产业发展布局,筑牢产业集聚核心载体。“一区”即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作为国家首批获批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抢占产业发展先机;“两基地”即省无人机驾驶航空中试基地和5G泛在低空测试基地;“三中心”即5G无人机指挥控制中心、无人机飞行测试中心、无人机质量检验中心。这一布局精准衔接产业各环节需求,旨在完善无人机产业生态,加速形成“产学研政用金”一体化协同体系,全力冲刺百亿级无人机产业集群目标。

  2 产业筑基:链条延伸,激活集群效应

  如今,在位于安阳市北关区的无人机产业园内,一条覆盖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飞控服务、质量检验及空中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已日趋成熟。

  作为园区“链长”单位,河南云洹网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实现设计到整机组装全流程本地化,本地零部件配套率超九成,成本降低约25%,成为全国应急抢险领域的标杆产品。

  “无人机产业园实现了产业链的聚合效应,让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创新。”云洹网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园区构建的“一区两基地三中心”产业生态,其5G低空测试基地提供的专属试飞空域,破解了企业核心验证难题。同时,蓝天实验室作为全省唯一的无人机省级实验室,通过“企业出题—专家解题—成果转化”模式,加速推动企业关键技术落地见效。

  产业配套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北关区以“补链、强链、延链”为核心,推动无人机产业从单一制造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转变,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累计投资10亿元,建设占地1036.65亩、建筑面积53.47万平方米的“一区两基地三中心”等配套设施,高标准规划建设无人机产业园、蓝天实验室、警航培训基地等,为企业入驻提供专业化、全面化空间保障。此外,推进完成无人机产业园NG金级认证,帮助无人机企业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更快融入全球市场。

  集聚产业集群,增强发展动能。目前,无人机产业园已聚集整机制造企业34个,相关配套类企业42个,应用服务类企业48个,形成了集研发制造、科研支撑、运营服务、空域管理、数据分析、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和发展。今年以来,该区相继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展览会、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和世界无人机大会等低空领域展会活动,大力宣传推介北关区无人机产业发展优势和企业品牌,为企业对接全国资源、融入全球产业链提供宝贵平台。

  助力科研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依托蓝天实验室的科研创新能力,联合企业开展针对性课题研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性难题,助力转型升级。通过持续征集技术需求和应用难题,确立了5个先导性研发专项,已形成3套样机,有效帮助企业降成本、补短板、拓市场、增收入。为加强合作交流,该区先后与国内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合作企业的300余批次专家开展对接项目,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航工业301所等20余家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标准制定,引领行业规范。该区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科研专项。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展空域管理7个课题,与中豫航空携手申报4项专著、8项实用新型专利,与龙子湖、墨子、龙都化工等省实验室加强无人机电池能源系统、光电吊舱载荷、机身材料等探索合作,组织本地企业起草制定7项行业团体标准,输出全国规范性标准14项。

  3 场景落地:深化应用,释放经济活力

  防汛一线,“空中网格员”十分钟即可完成昔日两小时的河道巡查,4K画质精准捕捉堤坡隐患,织密防汛智慧天网;医疗领域,5G-A技术赋能的无人机血液配送网络,将配送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15分钟,为生命竞速;文物保护现场,无人机让巡检效率提升70%,守护文化瑰宝;警务实战中,20个警用无人机机巢实时值守,构建起低空安全防控体系……

  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北关之上,无人机以“多面手”姿态驰骋天际,让前沿科技真正扎根城市肌理、赋能民生百态。5G低空专网铺路,14项多元化应用场景全面开花,从应急抢险到民生服务,从政务巡查到智慧物流,北关区无人机正以“空中之力”破解各类场景难题,让高效便捷的低空经济图景在城市上空生动铺展。

  依托安阳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验证成果,北关区持续深化城市应用场景,拓展开发“12+2+N”无人机城市应用场景。通过在北关区设置自动化无人机巢,整合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文化旅游等15个部门的无人机应用需求,打造无人机政务服务“一张网”管控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与无人机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

  据悉,“5G-A低空智联创新方案赋能城市智能血站建设”项目,获得2025年全球移动大奖“最佳移动智慧城市创新奖”,该项目通过利用无人机的快速运输能力,实现血液快速配送,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场景融合,产业提质。北关区积极推动无人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在物流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配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文旅领域,无人机可用于景区航拍、旅游宣传等,为游客提供更加独特的旅游体验。这些产业融合场景的拓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发展,也为低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4 展望未来:乘势而上,续写崭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关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重大要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努力开创低空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完善配套服务。依托北关区无人机产业2025年及“十五五”重点项目谋划工作方案与低空经济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推动警用无人机装备产业园、大型重载eVTOL生产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北关区低空经济创业投资基金,充分保障低空经济产业持续高效发展。同时,加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空域使用效率和审批流程,建立健全空域管理协调机制,为无人机飞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强化龙头引领。集中资源重点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大力引进无人机各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产业聚集,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培育,推动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和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深化创新驱动。依托蓝天实验室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警用无人机、大载重无人机等优势方向,聚力攻关关键技术,如机身轻量化、高能量密度电池等;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四张网”规划方案实施,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拓展应用场景。在现有应用场景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拓展消费级场景,将现有先发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积极探索无人机在城市物流、载人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

  从“空中之翼”到“经济引擎”,北关区正以无人机产业为支点,以低空经济为赛道,书写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北关区委书记元浩表示,未来,北关区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创新活力,持续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深化开放合作,让无人机产业与低空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改善民生福祉的“新载体”,为安阳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北关力量。


来源:河南日报
原文链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9894.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