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当无人机穿越峡谷送药、在农田精准作业、为偏远居民提供即时配送……低空经济正用科技之力重新定义民生服务。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内蒙古乘势而上,期待成为拥抱低空经济的“新势力”。内蒙古低空经济有哪些布局?怎样“飞”到百姓身边、服务千家万户?记者就此采访了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负责人。
问:内蒙古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民生?
答:内蒙古充分认识到低空经济对于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正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内蒙古拥有广袤的地域空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具备独特优势。然而,要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产业竞争力,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支撑。在此形势下,内蒙古低空经济创新中心、内蒙古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实验室、内蒙古低空安全实验室等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区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方面进入全新阶段。依托平台力量汇聚各方资源,我区将加强在低空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技术创新,填补内蒙古在低空经济领域科技创新的空白。在未来的发展中,产业化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拓展低空经济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如物流配送、旅游观光、农林监测等,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在内蒙古实现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问:内蒙古凭借哪些实力“捷足先登”,在低空经济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答:可以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
从“天时”看,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2024年,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自治区科技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低空经济专项实施方案》,以科技“突围”为核心,以产业落地为目标,快速建立领先优势,支撑和助力低空经济全方位发展。
从“地利”看,内蒙古地域辽阔、空域广阔,国境线长达4200千米,靠近京津冀、东北等中心市场和出海口,是环渤海地区的腹地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北连接大西北的经济通道。
从“人和”看,发展低空经济,内蒙古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培育呼包鄂低空经济发展圈,建设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2个低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包头低空制造、赤通锡低空应用、乌阿海满低空旅游3个集聚区,我区基本形成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
未来,内蒙古将积极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普惠千家万户,助力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