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低空旅游激发消费新活力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1月05日 07:11:176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当直升机盘旋于太行山的层峦叠嶂,当无人机闪耀在璀璨的夜空……低空经济不断上“新”,逐渐走进人们生活。 如今,在三晋大地,从空中游览到“飞的”送货,从航空培训到智慧交通,“低空+旅游”正以立体化体验塑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成为撬动文旅市场的“空中引擎”。“云端视角”走近大众“入景”文旅体验更丰富 秋日的临汾云丘山,螺旋桨卷起的气流让游客下意识眯起...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当直升机盘旋于太行山的层峦叠嶂,当无人机闪耀在璀璨的夜空……低空经济不断上“新”,逐渐走进人们生活。

  如今,在三晋大地,从空中游览到“飞的”送货,从航空培训到智慧交通,“低空+旅游”正以立体化体验塑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成为撬动文旅市场的“空中引擎”。

“云端视角”走近大众

“入景”文旅体验更丰富

  秋日的临汾云丘山,螺旋桨卷起的气流让游客下意识眯起眼。随着直升机腾空而起,层林尽染的山峦如油画般铺展,山脚下的古村落逐渐缩成棋盘上的棋子。今年国庆假期,临汾5大飞行基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这种“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模式,正成为临汾文旅的新场景,直升机游览将壶口瀑布的彩虹、洪洞大槐树的沧桑、隰县小西天的悬塑尽收眼底,落地后游客还能深入丁村遗址、陶寺遗址等文化地标。

  科技赋能下,低空文旅应用场景深度拓展,不仅丰富了文旅业态,也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多点开花。临汾安泽县飞岭村的农家乐老板发现,自从村里建起飞行基地,花椒饼等“土货”销量翻了倍;永和县的低空飞行小镇里,游客落地后总要带走一袋黄河滩枣。

  去年至今,“低空经济”快速走进大众视野。以载人直升机为主的低空观光项目正从“小众体验”迈向“大众消费”。

  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上,一架载人无人机惊艳亮相,“空中的士”亮相文博会,低空旅游新模式引来观众纷纷驻足拍照。从地面漫步到云端遨游,从浅层游览到沉浸式深度观光,独特的“云端视角”显著激发了游客的体验热情。

  今年暑期,在山西平遥古城,乘坐直升机观光成为不少游客体验古城魅力的新方式。从直升机俯瞰,平遥古城的明清建筑群、纵横交错的古街古巷、壮观的城墙和楼阁尽收眼底。低空游丰富了平遥的旅游产业,截至8月中旬,平遥低空游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了15%。

  低空旅游不仅是交通工具的革命,更是文旅体验的升级,成为推动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和近距离观赏不同,从空中俯瞰,才真正领略到‘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明珠’的魅力。”在上海游客李先生的镜头中,晋中市乔家大院的飞檐斗拱与院落布局一览无余。这一空中游览项目由三晋通航与景区联合推出,2025年春节期间服务旅客超900人次,成为热门打卡项目。

  类似场景在山西多点开花。长治太行山大峡谷的直升机观光、吕梁碛口古镇的无人机航拍、大同云州区的低空研学课程……太原、运城等地已开通常态化空中游览线路,以“通航+文旅”模式将历史遗产与自然奇观串联成线。据山西省通用航空协会统计,2025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已突破82亿元,飞行小时数超35万,文旅行业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无人机秀点亮夜经济

培育“空中+地面”新产业链

  无人机演绎的灯光秀正在点亮山西的夜经济。

  入夜,密集的光点集群腾空而起,瞬间点亮大同古城夜色。云冈石窟的佛像以立体形态悬浮,衣袂飘动的细节更显灵动;马背上的花木兰飒爽英姿掠过夜空;五星红旗与“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光影字幕交相辉映,现场掌声雷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大同古城代王府上空星光璀璨,8000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巨幕、以光为笔,上演了一场升级版的科技光影盛宴,让市民与游客直呼“过瘾”。

  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为山西夜经济插上创新翅膀。酒店、餐饮商家纷纷推出“观演套餐”,“无人机+夜景”的组合拳推动文旅业态向立体化、科技化转型,形成“空中消费+地面服务”的全新产业链条,助力打造“低空+”文旅生态,让“流量”直接转化为“销量”。

  秋高气爽,枫红桦黄,恒山美景刷屏朋友圈,每一帧画面都像一幅秋日山居图。国庆中秋假期,恒山游客量刷新纪录,红色枫叶映衬下的悬空寺与无人机烟花秀引爆流量,同时带动当地文旅消费。

  深秋时节,晋中左权泽城片区,前来写生的人们三五成群散落在各个角落,一架架无人机不时从远处飞来,平稳降落在人群中,送来颜料、画笔或餐食。自从当地开通无人机配送服务,游客在手机上下单,便可静待外卖“从天而降”。

  今年8月底,运城盐湖景区推出共享无人机服务,游客付费60元即可“一键升空”俯瞰七彩盐池,热爱沉浸式体验的游客戴上专业的VR眼镜,便能360度全方位地探索盐湖的每一个角落。

  低空经济正以其独特的创新活力,成为推动文旅服务业态升级、加速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兴起,我省文旅产品供给迎来前所未有的丰富与拓展,为游客带来直升机观光、热气球体验、航空航天研学旅行等多元化、沉浸式的旅游新选择。通过无人机灯光秀、无人机烟花秀等手段,低空经济将构建起璀璨的夜游内容体系,为城市旅游注入无限活力与魅力。

  同时,在泛文旅服务领域,低空经济也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假期旅游交通巡查、景区紧急救援,还是物资高效运输,都将为旅游服务保障提供有力支撑,让游客享受更加安心、便捷的旅游体验。

千米之下机遇无限

新产业“长跑”需各方协同发力

  低空经济正成为旅游新引擎,热气球、直升机观光等项目全球火爆,从空中看世界,低空旅游如何撬动大市场?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各产业的关注焦点。一年来,政策端、产业端同频共振,全国多地积极行动,发展低空经济的新赛道日渐开阔。有机构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

  在山西,已明确构建“1+3+N”飞行服务站体系,我省低空经济规模已达82亿元,飞行小时数突破35万,2025年更剑指1.5万亿元目标。从不为人知到广泛运用,低空经济在三晋大地蓬勃发展,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文旅各领域,正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期、机遇期。

  “不过,从全国范围看,低空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山西的低空经济想要‘飞’向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副秘书长郭玉敏认为,培育新产业是场长跑,这一过程中,需政府、资本与产业界协同发力,深耕技术、完善产业链,让低空经济在三晋大地“飞得更稳、更远”。

  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安全需要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的护航。郭玉敏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政策法规建设和标准引领,形成从低空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到低空运行服务、空域管理等整体规划。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文旅仍面临人才短缺、同质化竞争等挑战,郭玉敏建议因地制宜逐步开展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构建“低空文旅品牌矩阵”,避免千篇一律的无人机表演。

  在2025山西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低空经济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加速落地、市场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山西应当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的样板。

  长远发展来看,随着低空经济相关的先进制造、人工智能、人才培育、配套设施持续完善,投资成本持续降低,业态融合更加多元,“低空+旅游”的服务模式及场景创新应用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张婷


来源:山西日报
原文链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10314.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