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咸阳北部的崇山峻岭间,一架无人机正沿着预设航线精准飞行,对远处的输电铁塔展开自主巡检。完成当前任务后,它灵活调整方向,平稳飞向下一座目标铁塔。这是国网咸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旬邑运维班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以无人机自主巡检为核心的智能化运维模式,正在彻底改变传统输电线路巡检方式,为电网安全运行注入数字化、智能化新动能。
咸阳北部地区地形复杂,输电线路多穿越高山峡谷与茂密林地。过去,运维人员需徒步翻越崇山、蹚过溪流,完成一条山区线路巡检往往需要两至三天时间。不仅体力消耗巨大,且在恶劣天气或复杂地形条件下,巡视质量难以保证,人员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为突破这一瓶颈,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系统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能力建设,构建起智能化巡检新体系。
“现在通过无人机自主巡检,同样线路几小时就能完成,而且拍摄的图像清晰度极高,连绝缘子表面的微小裂纹都能精准识别。”旬邑运维班资深技术员介绍道。无人机搭载的高清变焦相机与红外测温设备,可对杆塔、绝缘子、金具、导线等关键部件进行360度无死角扫描,通过多角度拍摄与数据分析,有效弥补人工巡视的视觉局限,将设备隐患发现率提升至新高度。
在实践应用中,该公司创新构建“三维协同”巡检模式:无人机执行大面积普查任务,实现高效覆盖;可视化装置对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确保动态感知;运维人员则根据系统反馈的异常数据,精准开展现场复核与缺陷处理。这种“面-点-线”结合的立体化巡检体系,既解放了人力资源,又实现了巡检质量的跃升。据统计,新模式应用后,单条线路巡检时间缩短80%,人力投入减少60%,而缺陷发现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
从2024年初的试点运行,到2025年4月实现区域自主巡检全覆盖,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跨越。目前,该公司已形成覆盖全域的无人机巡检网络,配备专业无人机操作团队,并开发配套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巡检数据实时传输与智能诊断。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不仅重构了传统运维模式,更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样本。
来源:西西新闻
原文链接:https://www.itbear.com.cn/html/2025-11/1022934.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