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大疆日前邀请多家投资机构前往其深圳总部,对尚未发布的全景无人机新品——DJI Avata 360进行闭门调研。随后,一些社交平台上也出现了“百位基金经理已提前上手大疆新品”的信息,并传出“大疆密会百家投资机构”。
11月19日,大疆方面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时表示,公司11月中旬举行了一场内部产品体验活动,核心内容为尚未发布的全景无人机新品Avata 360,活动性质为内部体验,并非外界所称的投资者会议。
大疆指出,针对媒体报道中引用的“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盈利企业仅一家”“大疆不需要跟任何公司联合把这件事做大”“Avata 360上市后,在价格上将直接和影石创新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贴身肉搏”“推出全景无人机是一个‘防御性动作’”“软件方面没太提及,表示‘还在追赶’”等表述和相关信息,均与事实严重不符,大疆保留追责权利。
一位业内投资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在影石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后,大疆快速跟进布局并组织相关调研,体现很强的竞争意识。“要知道,影石不少估值来自新的无人机业务,如果大疆凭借先发优势和供应链优势发起低价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压制影石的估值。”

在无人机业务之外,大疆近年在消费电子领域持续加速布局。从此前的运动相机,到今年7月发布的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8月推出首款扫地机器人;11月投资3D打印企业,以及即将发布的全景无人机新品,产品线不断外延的同时,也面临来自多方对手的竞争压力。
11月15日晚,“3D打印独角兽”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在朋友圈发文称,大疆投资了一家3D打印公司,协议中特别安排了与拓竹相关的条款,暗示拓竹可能面临来自老东家大疆的“围剿”。
“拓竹五年前刚刚注册就上了大疆的竞业清单,至今还在。”拓竹内部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并证实了陶冶朋友圈内容的真实性。此次大疆投资3D打印公司,也被外界视为对拓竹科技的一次“亮剑”。
不过,大疆方面则表示,投资3D打印公司是公司基于对消费级3D打印技术发展潜力、行业增长潜力的看好,符合大疆对创新科技的一贯理念和前瞻性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拓竹科技成立于2020年,凭借前沿的机器人技术重塑了桌面级3D打印行业格局,在短短5年时间内便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的第一名。
而拓竹与大疆之间的渊源,则来自其创业团队背景。拓竹科技核心创业团队多出身于大疆:创始人陶冶曾任大疆Mavic大产品经理、消费级无人机负责人;CTO高修峰曾担任DJI系统工程部负责人;COO刘怀宇曾负责DJI眼镜、FPV产品;控制算法负责人陈子寒曾负责DJI云台技术,被内部称为“控制天才”;吴伟则为原DJI高级工程师。
陶冶在朋友圈长文中认为,大疆入局3D打印,与人才走向触碰“前老板逆鳞”有关。他援引大疆创始人汪滔十年前的一句话——“不能让竞争对手找到空当挣到了钱,他们有了钱就会和你争夺人才,那才是最大的麻烦”,并称这一思路被延伸应用到了当前的竞争中。
在3D打印赛道之外,大疆与影石Insta360之间的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主要集中在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领域。
今年7月,影石Insta360与第三方共创的消费级无人机品牌“影翎 Antigravity”亮相,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并于8月正式发布,直接切入大疆的战略腹地。随后不久,大疆Osmo 360全景相机于7月31日发布,在由影石Insta360主导的全景影像领域展开布局。
影石Insta360创始人兼CEO刘靖康曾坦言:“五年前做这个决策的时候,我们就预想过这会刺激DJI做全景相机‘抄家’,即使以此为代价,我们也选择了启航。”
从更广泛的产业视角看,大疆、影石与拓竹三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深圳硬件产业正从“单一龙头”走向“多点竞争”的一个缩影。一方面,龙头企业通过扩展品类和资本布局继续巩固优势;另一方面,新兴企业在深圳创新创业的沃土上,在细分赛道深耕,通过差异化产品和组织机制争取空间。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大疆在3D打印和影像设备上的进一步投入,影石在无人机和内容生态方面的持续探索,以及拓竹在全球3D打印市场上的拓展,深圳硬件企业之间的多点竞争将持续存在,品类也将愈发丰富。而未来的比拼,或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供应链效率、全球渠道能力、品牌建设和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上,而不仅限于单一产品的参数和价格。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程洋
来源:湾财社
原文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11191475039.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