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5000架无人机绘就文明互鉴壮美画卷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09月17日 22:06:33180
50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夜空瞬间成为巨型画布,神女峰、夔门、白鹤梁、石宝寨、大足石刻……灵动光影串联起长江文明的千年脉络。9月17日晚,长江之畔的重庆华灯初上,“新韵重庆”长江文明论坛专场无人机表演惊艳亮相,为与会嘉宾呈现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 当晚8时许,第一组无人机编队在夜空定格出“长江文明论坛”LOGO,“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的主题字样随之浮现,简洁有力的视觉语言瞬间点明活动核心...

50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夜空瞬间成为巨型画布,神女峰、夔门、白鹤梁、石宝寨、大足石刻……灵动光影串联起长江文明的千年脉络。9月17日晚,长江之畔的重庆华灯初上,“新韵重庆”长江文明论坛专场无人机表演惊艳亮相,为与会嘉宾呈现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

当晚8时许,第一组无人机编队在夜空定格出“长江文明论坛”LOGO,“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的主题字样随之浮现,简洁有力的视觉语言瞬间点明活动核心。紧接着,无人机化作奔涌的银色长河,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冰雪意象开始,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江流域重要城市依次显现,源远流长的壮阔场景让现场嘉宾纷纷举起相机记录,现场赞叹声一片。

跨越江海文明互鉴|5000架无人机绘就文明互鉴壮美画卷相关图片(1)

▲9月17日,重庆国际会客厅,嘉宾观看“新韵重庆”无人机表演。记者 谢智强  李雨恒摄/视觉重庆

紧接着,云雾缭绕的神女峰在红叶光影的映衬下若隐若现,“巫山神女峰”字样旋转灵动,“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诗意氛围扑面而来;“高峡出平湖”场景里,万州牌楼长江大桥、西山钟楼等建筑轮廓璀璨夺目,立体呈现出三峡库区的现代繁华。最令人称绝的是“水韵天工”环节,一条光影小鱼在夜空游弋,当它从尼罗河畔的尼罗尺题刻游至长江白鹤梁化作石鱼的瞬间,古埃及文明与长江文明跨越时空相遇,完美诠释了文明互鉴的深意。

跨越江海文明互鉴|5000架无人机绘就文明互鉴壮美画卷相关图片(2)

▲9月17日,重庆国际会客厅,无人机组成大足石刻画面。记者 谢智强 李雨恒摄/视觉重庆

随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在莲花底座的衬托下熠熠生辉,石宝寨从浪花光影中拔地而起,青墨色的夔门山形间,一艘帆船破浪穿行……这些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让多国嘉宾直观感受到长江流域文明的厚重底蕴。

跨越江海文明互鉴|5000架无人机绘就文明互鉴壮美画卷相关图片(3)

▲9月17日,重庆国际会客厅,外宾与无人机图案合影。记者 谢智强 李雨恒摄/视觉重庆

临近尾声,无人机勾勒出孩童戏水的温馨画面,水花飞溅成彩虹,生动展现了山水乐居的美好画卷。最终,“在重庆”字样与夜幕下的城市剪影交相辉映,为这场持续20余分钟的表演画上圆满句号。

“用无人机灯光秀来讲述文化故事,真是一个绝妙的想法!表演水平更是超乎寻常。”首次来渝的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考古学系主任穆罕默德·哈米德激动地表示,这不仅是一场灯光秀,更是一部流动的长江文明史诗。哈米德说,过去不同国家的人民都会用岩画来传递信息,如今无人机等技术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活力,让古老文明能以更鲜活、直观的方式被大众所熟知。“这种技术与文化的结合极具意义,令人印象深刻。”


来源:重庆日报
原文链接: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580&id=2416556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8100.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