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广西无人机选拔赛在桂林开赛
400名青少年竞逐“蓝天梦想”

本报讯(记者陈娟 文/摄)9月20日,桂林市宝湖中学校园内无人机起降不断,2025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广西选拔赛在此拉开帷幕。作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的省级选拔环节,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南宁、柳州、桂林等7个城市约400名青少年选手同台竞技,在蓝天之下展现科技体育的独特魅力。
比赛现场,不同项目的竞技区域划分清晰,气氛紧张而热烈。竞速飞行赛道旁,裁判手持计时器严阵以待,选手们操控的无人机如离弦之箭般穿梭于彩色障碍门之间,机身掠过空中的呼啸声与场边观众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任务飞行挑战赛区域,选手们紧盯屏幕,精准调整无人机姿态,完成物资投送、定点悬停等任务,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在场教练的心;无人机足球赛则充满了对抗性,红、蓝两队的无人机正在指定空域内激烈“碰撞”,争夺足球控制权,选手们灵活的操控让比赛充满变数;编程挑战赛现场则相对安静,选手们专注地在电脑上编写代码,通过预设程序让无人机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用逻辑和算法展现科技素养。
据悉,本次选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指导,广西社会体育运动发展中心主办,广西海陆空模型运动协会承办,旨在为广西青少年搭建展示航空航天模型操控与创新能力的优质平台。近年来,桂林市教育局将科技、体育教育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推动无人机、航模等课程进入课后服务,还累计培养近2万名青少年科技体育人才。桂林市体育局也连续多年举办市级航模、无人机赛事,培育出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赛事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
此次高水平赛事落地,既是对桂林科技体育教育工作的肯定,也为项目发展注入新动力。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联合市体育局、科技局探索“赛事引领—课程支撑—师资培训—人才输送”培育体系,定期举办市级竞赛;市体育局也将把无人机运动纳入青少年体育重点项目,联合学校、社会组织开展常态化培训,发掘优秀苗子,为全区、全国输送高素质科技体育人才,助力青少年从“校园小飞手”成长为“国家大人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