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甘肃甘南:无人机“飞防”为农田插上“科技翅膀”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09月28日 15:21:1230
本文转自:学习强国陈春兰 朱建勤 扎西卓玛金秋时节,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坪定镇2050亩玉米种植示范基地里,一架农业无人机正有序作业,它低空掠过作物,精准喷洒着农药与肥料。这一场景正是当下甘南州农业领域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的生动缩影。随着科技与农业融合的不断加深,无人机飞防凭借高效、精准、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全州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利器”。无人机“飞防”为农田插上“科技翅膀”。在舟曲县坪定镇连...

本文转自:学习强国

陈春兰 朱建勤 扎西卓玛

金秋时节,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坪定镇2050亩玉米种植示范基地里,一架农业无人机正有序作业,它低空掠过作物,精准喷洒着农药与肥料。这一场景正是当下甘南州农业领域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的生动缩影。随着科技与农业融合的不断加深,无人机飞防凭借高效、精准、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全州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利器”。

甘肃甘南:无人机“飞防”为农田插上“科技翅膀”相关图片 - 青稞

无人机“飞防”为农田插上“科技翅膀”。

在舟曲县坪定镇连片的玉米田里,每株玉米都缀着饱满的果穗,压弯了枝头。田埂边村民姚海龙兴高采烈地望着忙碌的无人机,凑在舟曲县农技站站长王雪明身旁,盯着手持平板电脑上实时跳动的喷洒进度,忍不住算起“对比账”:“以前我们施肥、打药都是人工操作,弯腰弓背晒得头晕眼花,而且每亩地要2到3个人,费时又费力,效果还不好,现在无人机一来5分钟就搞定5亩多地,每亩能省100多元人工费,对我们农民来说真的犹如天降神兵,太好了。”

王雪明手中的平板,不仅能监控进度,更藏着无人机飞防的“硬实力”,他告诉记者:“无人机精准施肥单日完成作业面积可达500亩,效率是人工防治的100倍。今年依托2025年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对坪定镇2000亩春玉米开展了3次无人机飞防作业。无人机技术不仅高效防控了病虫害,还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实现了叶面肥精准喷施,为秋粮稳产丰收筑牢了基础。尝到甜头以后,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使用这种先进的农业工具。”

无人机飞防的“甜头”,不仅让玉米种植户尝到,甘南的青稞种植产业同样也得到了这份便利与高效。在碌曲县阿拉乡,甘南陇盛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千亩青稞良种繁育核心区里,无人机已成了青稞生长的“守护者”。通过定期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作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青稞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生产的青稞良种发芽率达90%。

甘南陇盛种业科技公司董事长石磊告诉记者:“在青稞田间管理过程中实行飞防飞控,通过无人机的‘火眼金睛’,识别青稞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实现青稞不同生长阶段的精准管理,目前青稞已经喜获丰收,单产得到大幅提升。”

从玉米田到青稞地,无人机飞防正成为甘南现代农业的“新利器”。近年来,甘南州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将无人机飞防技术广泛应用于青稞、玉米等农作物种植生长领域,通过精准作业、高效服务,有效降低农户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甘南州农牧林草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曹钧说:“未来甘南州将持续深耕‘科技+农业’融合发展路径,‘低空+农业’模式将在全州广泛应用。广袤农田上空,无人机将成为不知疲倦的‘智能农夫’,它们带着智能时代的基因,播撒下希望的种子,精准施肥、喷药,为农作物生长保驾护航。农业生产将变得更加高效、智能、绿色,传统农业将彻底摆脱‘土味’标签,以全新的姿态迈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道路。”


来源:学习强国
原文链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8594.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