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广西马山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迎来新变化——“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班正式开课,首批45名学生步入崭新的实训课堂,开启低空科技学习之旅。这是南宁市首个在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无人机专业,不仅填补了区域职业教育空白,也成为粤桂协作深化“教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这一跨越式的突破,得益于深圳市福田区与南宁市马山县两地干部的通力合作。其中既有深圳市、福田区在方向引领、资源对接和经验输出上的关键支持,又凝聚了马山县以实干精神联动保障、高效推进的合力。

抢跑赛道:从“看清楚”到“想明白”
近年来,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在农业植保、航拍测绘、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行业人才缺口年均增长超30%。洞察到这一趋势,粤桂协作马山县工作组乘势而为,锚定低空经济新领域,积极谋划筹备实施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项目启动初期,马山县面临无人机教学“零基础”、课程与本地需求衔接不畅等现实困难。在此背景下,粤桂协作马山县工作组依托粤桂协作机制桥梁作用,主动对接深圳市及福田区相关单位,多次组织马山县政府及职校负责人赴深圳信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考察学习。福田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园岭街道办协助联系深圳低空经济领域标杆院校和企业;福田区人力资源局依托其丰富的技能培训资源和就业服务体系,指导设计社会培训模块;福田区教育局则聚焦教学体系建设,协助构建符合国家标准的“岗课赛证”融合课程体系。在深圳标杆院校“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下,马山明确了建设“学历教育+社会培训+产业服务”三位一体专业体系的发展路径,为专业建设奠定了高起点。
高效落地:10个月完成专业申报与高端实训室
深圳市、福田区不仅提供了方向指引,更带来实实在在的资源支持,在粤桂协作马山县工作组的统筹协调下,“深圳资源”持续注入。中国通讯服务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等深圳专业机构为无人机专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论证。深圳市信息学院派出专家团队,协助马山职校构建课程体系、培训师资力量,并引入成熟的教学标准和实训规范。

在粤桂协作机制推动下,项目在资金争取、专业申报、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跑出了“加速度”。县粤桂协作办公室牵头组织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职校等部门每周召开进度推进会,实行“周报制”;粤桂协作马山县工作组负责人深入一线,开展基地建设“周督导”,赴乡镇调研无人机服务需求,并推动项目纳入《广西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县职校负责人驻点项目现场,协调施工进度;各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多线并行推进项目招投标、资金保障及专业设立申报等工作。2024年11月,项目动议;2025年4月,成功争取600万元粤桂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项目建设;5月,获批增设“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8月,实训基地顺利竣工。
短短10个月,一座占地600平方米、配备30余架多旋翼与固定翼无人机的专业化实训基地建成投用。基地设有模拟仿真、装调检修、组装调试、飞行操控四大功能区,并引入虚拟仿真平台和飞行测试笼等先进设备,完全满足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执照考试实训要求。这既是“深圳标准”的体现,也是“粤桂速度”的诠释。
播下种子:树立人才培育“马山样板”
目前,马山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已实现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技能训练、证书备考、就业适配”一体化教学,为南宁市县域职校无人机专业教学作出了率先垂范。专业课程内容紧密对接行业与本土需求,涵盖无人机原理与构造、飞控系统调试、航拍技术、农业植保应用、电力巡检操作、无人机维修保养等基础内容,并特别融入1+X无人机操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同时,针对马山多山地的特点,模拟仿真课程中增设山地植保场景,极大提升专业应用价值。

学校围绕专业建设,计划打造“学历教育+社会培训+产业服务”的闭环模式:学历教育每年满足50名学生的专业教学需求;社会培训聚焦脱贫劳动力,每年开展200人次技能培训,帮助群众掌握无人机操作技能,实现人均增收2万-3万元;产业服务则对接本地农户与企业,孵化两支本地无人机服务队,为周边乡镇提供植保服务,降低农户植保成本,同时联合深圳企业探索跨境低空服务合作,助力马山县对接东盟市场。
在2025年9月召开的深圳市福田区—南宁市马山县粤桂协作联席会议上,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福田区委书记黄伟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充分肯定这一创新实践,并强调“马山发展不能复制旧模式,要有超越标杆的精神”。这一评价既是对项目建成成效的鼓励,也是对粤桂协作工作坚持务实推进、注重源头赋能的认可。与此同时,通过实施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马山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已于2025年9月23日成功申报成为2025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操作赛项广西区域选拔赛承办单位。项目采用的“挂职干部牵头、后方单位牵线、多部门协同”推进模式,也正申请纳入马山县乡村振兴经验清单,旨在以扎实的建设成效和高效的协作机制,为全区县域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马山样板”。
文 | 记者 林园
图 | 粤桂协作马山县工作组供图
来源:林园
原文链接:https://ycpai.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0012/53700122.html?isView=true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