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某医院有6岁患儿因车祸致气胸、胸椎骨折,情况危急,申请转院!”2025年10月13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广妇儿中心”)转运中心接到紧急求助。一场集“直升机跨市转运、无人机耗材速递、多学科协同救治”于一体的低空医疗应急救援演练,就此在广州拉开帷幕。
从远程会诊到患儿术后稳定,全流程高效衔接,生动展现了广州低空经济与医疗应急融合的创新成果,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低空医疗救援圈”建设迈向新阶段。

直升机接患儿,无人机送“救命耗材”
“立即发送患者资料,我们同步启动多学科评估!”接到求助后,广妇儿中心转运中心第一时间响应,迅速召集神经外科、胸外科、骨科、ICU专家开展远程会诊。经评估,患儿需紧急手术,转运刻不容缓。医务部当即指令:“转运中心对接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申请直升机,后勤部同步筹备手术耗材,确保‘患者未到,物资先行’。”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展开。医院转运中心拨通120急救中心电话,申请启动直升机医疗救援;120迅速联动航空救援公司,调度直升机驰援粤东;广妇儿中心后勤部则即刻前往仓库清点耗材,手术急需的肌电导联线、白细胞滤器日常用量少,需从珠江新城院区调配。
“启动无人机转运应急预案!”随着指令下达,国内自主研发的“丰州90”长航程货运无人机从海心沙多功能起降场起飞。据了解,该无人机载重10公斤可飞行120公里,载重20公斤可飞行65公里。此次无人机仅用数十分钟便将医用耗材精准送达增城院区。
很快,运载患儿的直升机平稳降落在广妇儿中心增城院区楼顶停机坪。2名医护人员早已等候在此,将固定好头部、躺在移动担架上的患儿通过专用电梯直达手术室。此时,手术耗材已全部就绪,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提前在岗,一场紧急手术随即展开。
最终,患儿术后生命体征稳定,顺利转入PICU继续治疗。
“从患儿求助到术后稳定,全流程衔接无缝,这就是低空医疗救援的‘广州速度’。”广妇儿中心转运中心主任王强表示,相较于传统地面转运,直升机跨市转运将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时间缩短近一半,而无人机速递特殊耗材,更是解了“偏远地区物资难达”的痛点。

26条无人机航线+19个直升机起降点,织密“空中生命线”
此次演练并非偶然,而是广州低空医疗救援体系长期建设的成果体现。据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主任罗红彬介绍,目前广州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低空医疗救援网络:1个航空医疗救援联合培训基地、1个航空医疗救援基地为“核心枢纽”,26条医疗卫生无人机低空运输航线为“动脉血管”,17家医疗机构的19个直升机起降点为“生命驿站”,10家医疗机构纳入国家防空医疗救护试点单位,共同织就一张“空地一体”的云端应急体系。

截至目前,广州已成功完成45例危急重患者航空医疗应急转运,伤员应急救治效率提升70%。“去年大桥垮塌事件中,我们第一时间用直升机转运河道落水伤员;梅州梅大高速塌方时,1小时内就将省级专家送到一线。”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赵祖宏举例说,低空医疗救援已成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力量”。
作为体系中的核心单位,广妇儿中心的危重转运能力早已覆盖大湾区。据院长周文浩介绍,医院自1998年开展儿科重症院际转运以来,已构建起辐射22个省市及港澳地区250多家医疗机构的转运网络,2024年转运量近3000人次;2025年1月成立的“粤港澳儿科医疗救援转运联盟”,更推动救援从“地面为主”向“海陆空立体化”升级,累计完成高铁转运近30人、粤港澳跨境公路转运15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转运1例,为低空医疗救援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 “我们有5个院区、2400张核定床位,2024年门诊量超510万、手术量近12万,强大的诊疗实力是救援的底气。”周文浩表示,此次低空医疗应急救援演练,是医院突破医疗地理边界、拓展应急场景的关键实践,未来将推动航空救援从“应急演练”转向“常规应用”,成为大湾区儿科危重症转运的“常规力量”。

专线值守+移动手术车,构建全域应急医疗网
为进一步畅通救援通道,演练当天,广州妇儿中心正式公布“广州市儿科重症救治转运专线18902268120”。该专线由专业团队24小时值守,接到求助后可联动医疗、空管、飞行单位快速评估,第一时间启动空地立体救援方案,为生命争取“黄金时间”。
不仅如此,广州在移动医疗装备建设上也同步发力。广妇儿中心率先引进移动DSA介入手术车,实现“介入手术能力直达一线”;威海广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慧建议,未来可推动“低空救援+移动手术车”深度联动,“平时可下沉基层开展巡回诊疗,应急时能承担移动ICU功能,真正实现‘空地一体化’救援,为偏远山区、海岛等复杂地域的应急救治提供支撑”。
广东直玫航空首席执行官潘丽琴告诉记者,依托低空经济发展契机,相关方面正积极与政府部门、医院协商推进价格优化,目标是将航空救援费用进一步降至1.5万元/航时。这一价格相比当前约3万元/航时的市场均价,降幅达50%,既能减轻市民应急医疗负担,也让高效的航空救援服务更贴近大众需求,为更多危急重症患者打通 “空中生命线”。据了解,当前,广东省内航空救援费用已形成清晰的地域梯度,珠三角周边城市如肇庆、云浮,往返转运费用3万至4万元;粤东、粤北及湛江等偏远地区,全流程航空救援费用也可控制在5万至6万元,基本实现全省覆盖。
在广州这片创新热土上,低空经济正为医疗应急注入新动能。随着“1小时低空医疗救援圈”的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妇女儿童,将享受到更高效、更同质化的转运救治服务,健康保障的“安全网”也将越织越密。
视频、文、图|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周密
来源:张华
原文链接:https://ycpai.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20643/53728476.html?isView=true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