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空中版滴滴”来了,滴滴入局低空经济,打飞的送货不远了?

soft997国内资讯2025年10月13日 18:33:2130
南都记者获悉,北京滴滴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成立。工商资料显示,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凯,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技术服务开发、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管理咨询、软件开发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互联网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等。该公司由滴滴出行母公司北京小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有业内分析认为,此举是滴滴在出行服务生态上的一个战略性延伸,标志着其正式入局低空出行商业化,是从“地...

南都记者获悉,北京滴滴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成立。工商资料显示,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凯,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技术服务开发、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管理咨询、软件开发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互联网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等。该公司由滴滴出行母公司北京小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

有业内分析认为,此举是滴滴在出行服务生态上的一个战略性延伸,标志着其正式入局低空出行商业化,是从“地面出行服务商”向“立体出行平台”转型的关键一步。公司的经营范围没有直接涉及低空飞行器制造,而是侧重软件开发层面,可能滴滴将优先从构建软件生态、智能调度系统与运营解决方案等核心技术平台切入。南都记者就此咨询滴滴出行方面,并未获得更多信息。

低空经济被视为下一代交通革命的先行领域,是智慧出行的重要一环。相比于路面出行,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代表的低空飞行不受制于路网条件、地形、交通基建等因素影响,被视为缓解城市拥堵的未来方案,eVTOL更被称作“空中版Uber”。

“空中版滴滴”来了滴滴入局低空经济相关图片(1)

用于低空物流等场景的大型eVTOL。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低空载人、低空货运领域,前者以城际通航、低空观光为典型应用场景,后者则将低空飞行器视为配送员人力的重要补充,“打飞的送货”正在一些城市逐步普及。此外,一些传统车企也不同程度投资或参与孵化了飞行汽车项目。 

滴滴此前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额(GTV)达到1096亿元,中国出行板块业务二季度日均达到3710万单。有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当前,滴滴的业务已覆盖从快车、专车、拼车到两轮车、货运等出行多个泛出行领域,积累了庞大的、有付费习惯的用户群体和成熟的司机运营体系,基于算法和数据平台,能够高效匹配供需、优化航线、动态定价,并拥有安全体系和应对复杂城市交通问题上的经验。这些都是支撑它入局低空领域、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的重要基础。

滴滴也不是第一家入局低空经济的网约车平台。公开资料显示,Uber是网约车平台中最早提出“空中出租车”概念的公司之一,2016年曾推出“Uber Elevate”项目,阐述了其关于城市空中交通(UAM)的愿景、技术可行性等构想,并积极与多家飞行器制造商合作。不过在2020年,Uber宣布将其旗下空中出租车业务Elevate部门出售给航空初创公司Joby Aviation,被外界解读为以更轻资产的模式介入该领域。

而作为滴滴在国内的同行,吉利集团旗下的曹操出行在9月也有所动作——发布“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蓝图,并宣布与国内低空出行科技企业“沃飞长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融合Robotaxi地面出行与eVTOL低空出行的三维智慧交通网络——用户叫车后可乘坐Robotaxi抵达换乘枢纽,无缝转乘空中飞行器到达终点。此举也代表着共享出行行业将突破传统地面交通的物理限制,向三维立体出行领域迈进。

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空中的士业务将是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核心,滴滴率先布局传递出一个新的信号:空中的士业务将迎来一轮竞争高潮,将会有大量的企业开始进入这个赛道。不过,城市空中航线资源是非常宝贵的稀缺资源,放开让民营企业去投资和运营可能性很小。但是空中的士业务和空中物流快递业务将会放开,是大家争先看好的业务方向。各地交投集团、公交集团应该积极主动布局,有实力的民企也应积极参与。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傅晓羚


来源:政商数据
原文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10131131152.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ankong.cc/news/china/9160.html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