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
无人机架起“空中粮道” 科技助农彰显专业担当
近期,河南多地遭遇连阴雨天气,泥泞田间让传统农机“寸步难行”,原阳县师寨镇瑞焱种植家庭农场大片待收玉米面临发芽、霉变的风险,农户们心急如焚。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凌云之翼”无人机社团得知情况后,迅速响应。凭借在无人机操控、智能装备应用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优势,第一时间启动科技助农行动,为农户开辟“空中抢收通道”。
“凌云之翼”无人机社团与原阳县师寨镇瑞焱种植家庭农场农户精准对接,在学校专业教师带队下,携带两台中型无人机大疆T100奔赴田间,依据农田地形规划飞行路径,精准组装无人机机械臂,专业“飞手”则操控无人机悬停、吊装、转运一气呵成——成袋的玉米被无人机稳稳吊起,越过泥泞地块,平稳送达田边以便运粮车装载。看着一袋袋玉米顺利装车,农户李大叔难掩喜悦:“这雨下得没停,拖拉机陷进泥里出不来,人工扛玉米累得直不起腰,没想到无人机一天就运完了一个人三天才能干完的活,真是保住了今年的收成!”
据统计,此次助农行动中,该社团成员累计帮助农户转运玉米5000余斤,高效解决了阴雨天气下的抢收难题。
近年来,依托学院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专业技术支撑,以及构建的“学校—县域—乡镇”三级贯通实践教学与服务体系,该社团已先后10余次深入原阳、辉县、获嘉、新乡县等周边县乡,以及信阳、驻马店等地的农村,围绕农业生产需求开展无人机植保、紧急抢收、作物长势监测等服务。每一次行动,都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与校企合作实践相结合,转化为服务农户的实际能力,用科技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智”造动能。
此次高效助农行动,是该校“以技赋能、服务地方”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学生不仅深化了对无人机操控、智能装备应用等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校企合作中锤炼的实操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下一步,该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机制,依托专业优势及地域资源,持续完善“学校—县域—乡镇”三级贯通实践教学与服务体系,探索“专业+社团+乡村需求”的服务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全力培养更多懂技术、能实践、肯担当的时代新人。(陈卫新 张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