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宁波晚报

“宁波低空经济文旅产业联盟”成立。
一场关于城市经济增长“第三空间”的争夺战,悄然在这座海丝之路起点城市打响——以“智慧领航·低空文旅”为主题的低空经济与文旅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10月25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这不仅是一场行业论坛,更是一次“向天空要效益”的产业宣言。政策制定者、技术破局者与商业探险家共聚一堂,共同解码宁波如何在这条万亿级新赛道上飞出新姿态。
风口已至:从“纸上蓝图”到现实
“低空经济已不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中国低空经济国际合作联盟秘书长黄炜的发言开门见山。他对当前低空经济政策进行了专业解读,并指出,政策红利正加速释放,为低空文旅的应用拓展与合规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但这也意味着,跑马圈地的窗口期正在收窄。对宁波而言,手中的牌面相当不错:不仅是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更拥有“濒海临湾”的独特场景。政策壁垒正在破除,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政策语言转化为市场语言,打造出一条条能自我造血的“空中黄金走廊”。
在案例分享环节,无人机技术与文旅融合的实践成果成为焦点。大疆行业应用华东区代表展示了无人机在景区航拍、安全巡查与沉浸式导览中的应用,凸显其提升游客体验与运营效率的双重价值。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副总裁陈振华则分享了低空观光与生态文旅项目的融合设计思路,提出“空中瞰景、地面游园”的立体化游览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大漠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文旅新场景——无人机光影秀”案例,将无人机编队表演与声光电艺术结合,打造出震撼的空中视觉盛宴。
技术破壁:为天空装上“红绿灯”
空域管理,是低空经济起飞的前提,也是最大的瓶颈。如何让成千上万的飞行器在天空中有序飞行而不至“堵车”或碰撞?
北京大学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航空航天领域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程承旗通过线上致辞,对宁波低空文旅与科技融合做了详细的规划愿景。
“在我们的系统里,每一架无人机都有自己专属的‘空中坐标’,我们研发的‘低空红绿灯’系统能实现毫秒级的动态调度。”北斗低空首席科学家、北斗伏羲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天亮透露,该系统已在合肥骆岗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项目中成功应用,实现多架次无人机协同飞行的零碰撞运营;咸祥航空飞行营地部署低空立体空域管理平台,将16公里海岸线空域划分为观光、赛事、训练等功能网格,实现多类飞行器协同运行。
会上,周天亮在《低空文旅的数字化变革与宁波实践》报告中,系统梳理了国内低空文旅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动态。他强调,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文旅业态创新的重要引擎,而宁波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区位优势,有望成为长三角低空文旅的示范高地。
生态聚合:“联盟”背后的产业阳谋
研讨会上最富象征意义的环节,是“宁波低空经济文旅产业联盟”的成立。
该联盟汇聚国内头部企业、科研院所与行业协会,以“北斗低空”平台为核心,构建覆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场景运营与金融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旨在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文旅示范区,助力宁波乃至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圆桌讨论环节,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低空经济全链条创新与宁波实践路径”展开深度交流。这场讨论清晰地表明,低空经济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竞赛。
作为活动的压轴环节,开启无人机愿景启航仪式——两架无人机悬停于会场上空,垂落“智慧领航·低空文旅”的愿景标语,以极具科技感的方式昭示产业未来的无限可能……
记者 谢舒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