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低空逐梦绘新篇
——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激活低空经济发展新动能

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控制职业技能大赛现场

三明中关村智慧产业园

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控制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

福建省低空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在生态新城举行授牌仪式

无人机侦查拍摄比赛

无人机视频拍摄任务实操

参赛选手在完成无人机视频拍摄任务

参赛选手在完成无人机视频拍摄任务(学生组)

低空经济公共展厅

福建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全省首条系留照明无人机及智能机库智能化生产线。

三明低空经济现场会无人机展演

三明低空经济现场会无人机展演

三明低空经济现场会无人机展演

飞手通过无人机远程调度平台进行日常巡检

无人机在进行日常巡检工作
●全媒体记者 丁楚玉 通讯员 张春梅/文 吴佳霖/图
一场关于天空的技能竞逐,在初冬的三明激情上演。11月14日至17日,福建省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控制职业技能大赛在三明生态新城举行。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全省各地的精英飞手同台竞技,在理论实操与任务攻坚中展现精湛技艺,呈现了一场低空科技与职业技能深度融合的视觉盛宴。这场高规格、大规模的省级赛事,不仅是对全省无人机领域专业技能人才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三明生态工贸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构建产业生态的生动实践与重要契机。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明生态工贸区定位全市经济发展新增长极,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坚持“造业态、聚人气”发展思路,立足自身产业与资源禀赋,抢抓发展机遇,以三明中关村科技园为载体,加快打造全市低空产业集聚区,取得显著成效。
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多维赋能
低空经济的稳健发展,离不开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撑与系统化的服务保障。
2024年10月,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管委会正式出台《三明生态新城关于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这是三明市首个专门针对低空经济领域的扶持文件,从支持企业落户、融资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到产业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多个方面,为低空应急产业提供系统性政策保障。
在市级政策层面,《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三明生态新城发展低空产业的若干措施》已于今年9月正式印发实施,涵盖支持低空空域划设、“一中心、一平台”建设、应用场景开放、强化产业资金保障等10项内容。同时,三明市专门制定了《三明市推动无人机空地一体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帮助推动多领域低空应用场景落地转化。
着眼长远发展,三明生态工贸区充分发挥京闽合作优势,积极链接中关村创新资源,委托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三明生态新城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计划明确了将生态新城建设成为全省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的目标,提出了“1+2+5”产业架构,并规划了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政策之外,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为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三明生态工贸区携手中关村信息谷、市投资集团、东南设计集团联合设立并发布规模1亿元的三明中关村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与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司共同设立三明低空经济融资租赁中心,与兴业银行开展低空经济产业战略合作,争取贷款授信10亿元。并策划申报三明中关村低空经济配套基础设施、三明中关村低空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一期)等债券项目2个,资金需求8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为确保产业推进效率,三明生态工贸区管委会组建低空应急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政策研究组、项目招商组、基础设施组、场景应用组等多个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链上发力初具规模
产业集聚
9月15日,三明市精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三明生态工贸区。该公司的入驻将进一步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相关的应用场景开发,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的整体发展结构。
如今走进园区,低空企业集聚发展的活力扑面而来。截至目前,园区共签约低空关联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14.7亿元,福建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三明市精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落地运营。
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全省首条系留照明无人机及智能机库智能化生产线预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精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开展大疆产品区域销售和服务;极飞科技三明植保直营服务站完成选址工作,配套展厅已装修投用;索富泵业加快推进总占地19.1亩的卫星变轨推进系统电动泵生产基地建设,综合楼、厂房均已封顶;广电计量低空经济检验检测中心已签订入园孵化协议,先期设立三明办事处开展业务工作;省特检院质检中心已完成设计、地勘招标工作,预计2026年上半年启动建设……
越来越多的低空企业落户三明生态工贸区,不断推动业务范畴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实现从“服务端”向“制造端”的转型。
低空应用落地生花
场景拓展
10月17日,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三明低空经济现场会正在这里举行。一场科技感十足的低空应用场景演示依次上演:广州极飞科技的植保无人机在空中精准喷洒农药,广西翼云科技的高空清洗无人机灵活完成建筑幕墙运维作业,精导信息技术的无人值守系统实时传回环境监测数据,东南航空科技与北京天枢通达科技联合演示的无人机编队,则展现出在火情应急处置中的高效协同能力……
这些在空中忙碌的“飞行专家”,早已飞入三明的田间地头,融入城市的日常运行。低空经济,正从一个“纸上的概念”,加速落地为“身边的实践”。
“我们的植保无人机已服务永安小陶镇3万亩果园,同时为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提供植保服务,作业效率达到人工的10倍以上。”极飞科技工作人员严鑫介绍。在三明广袤的田野上,农用无人机正从新装备加速升级为农业生产主力军,成为农民称手的新农具。
在应急领域,低空“尖兵”同样大显身手。近日,三明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向东南航空科技发来感谢信,对其在中秋国庆期间为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提供的专业支持表示高度肯定。节日期间,该公司积极参与联合值班机制,派驻专业飞行技术人员进驻指挥中心,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仪的无人机开展立体巡护,累计完成作业439架次,发现违规用火16处,有效覆盖地面巡护盲区,为火情预警和指挥决策提供了精准依据,以实际行动筑牢森林“空中防线”。
2023年,省应急厅批复三明市作为无人机空地一体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同年12月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后,明确先行在沙县区和宁化县开展试点工作。目前,全市依托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共部署36套无人机智能机库,打造应急救援“5分钟时效圈”,相关经验在全省应急系统转发学习。
从农业生产到城市管理,从日常作业到应急响应,低空技术在三明的应用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真正实现了“服务民生、守护安全”。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人才培育
此次福建省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控制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不仅汇聚全省无人机高手同台竞技,更有助于三明生态工贸区精准识别人才培养与场景应用的短板,为后续技能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指引方向。
产业发展,人才为先。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培训产业,构建覆盖无人驾驶、飞行服务、设备维修的多元化培训平台,打造低空培训产业新的增长点。园区内的东南航空学院,提供CAAC无人机执照培训,并设应用场景多元化实操培训,实现与就业岗位的精准对接。目前,已开展飞手培训15期、学员超300人次。
此外,园区积极探索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开设低空领域专业或课程,定向培育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三明技师学院、三明林校已开设无人机专业,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已开展CAAC无人机驾驶执照培训,为低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技能人才。
赛事终会落幕,但属于三明低空经济的航程才刚刚启航。三明生态工贸区将继续抢抓战略机遇,把握政策红利,坚持规划引领、规则先行,坚持创新驱动、场景牵引,坚持项目赋能、产业聚链,借势驰骋低空经济“新航道”。向“空”图强,乘势起飞;蓝图绘就,奋楫未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揽空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通过邮箱zgs@zgs.cc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